2)十三、后膛步枪(二)_双鹰旗下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塔勒左右。百分之三十多的利润,在这个年代,最赚钱的确实是军火生意。

  只不过还需要从维也纳雇佣一些熟练的技师过来。

  这修船厂的规模很小,只有一座木质船坞和两座简易的泥质船台,只能够维修二百吨的渔船和建造一些小型的木船,并没有多大的价值。若要想达到吴维所期望的规模,还要对它进行大的改造和扩建。

  虽然吴维现在已经算是半成年,每年皇室所发放的一万二千塔勒的津贴总算是不再受苏菲皇太后的控制,能够交到了他的手里。再加上和老爸的合伙公司收益,他现在每年的收入要超过了十万塔勒,但这些钱对于投资一座现代化的造船厂而言,却远远不够。

  想到这,吴维略微摇了摇头。

  好吧,罗马城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前世作为一个标准的军迷,吴维对于这个时代最早出现在几种后膛步枪自认为也算是很了解,他甚至还亲手仔细研究过一支清代山东机器局所仿制的马蒂尼-亨利步枪。最张他选择的改造方案是施奈德式的活门式枪机和马蒂尼式的内置击针。

  吴维唯一的改进是把普鲁士人的纸包定装子弹后面加了个开了小孔的薄铁片,然后把底火挪到了子弹的底部。

  实际上德雷泽M1841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才是正确的选择,但对于一支改造步枪而言,那样的改造几乎等于是重新制造出一把新枪。在这个还在使用纸质定装子弹的年代,德雷泽式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并不比活门式的枪机密闭性能更好,只有在铜壳子弹出来之后,旋转后拉式枪机才能体现出它的优势来。

  现在的的里雅斯特这间铁器作坊里还没有这种枪机的机械加工能力,只有在机械加工技术十分发达的斯泰尔镇才拥有这样的工艺和制造能力。

  在这个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的年代,看似赚钱容易,实际上并不简单。实际上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各个国家从上到下都不算富裕。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已经算是最有钱的顶级豪门了,可是也被几年前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折腾得够戗,否则整个帝国陆军也不会连改装后膛枪的钱都不愿意出了。

  现在奥地利帝国的最大问题是自从施瓦岑贝格首相去逝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优秀的战略家,而随着在卡尔大公、拉德茨基元帅等人渐渐老去或是离世后,军队也缺少一些卓著的统帅人物。

  这也许和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的经验和见识不足有关。

  由于在1853年克里木战争期间错误的外交选择,英法联军在取得克里木战争的胜利,粉碎了俄国人从近东突破到地中海范围内的企图后,就排奥地利抛在了一边。英、法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在支持撒丁尼亚王国一统意大利的企图。

  皮埃蒙特人在克里木战争后期加入到了英法两国的阵营,得到了来自于英国和法国的支持,而奥地利帝国愚蠢的外交选择,不仅没有收获英、法两国的青睐,反而在失去与俄国人的同盟,在这混乱的时代,没有任何的盟友,孤零零地伫立在欧洲的中央。

  这种外交上的失误是致命的,在这之后的任何争端中,奥地利帝国都无法获得来自于俄国或是英法任何一方的支持,只能是自己在独自战斗。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