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章:治安警察抓三毛_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组准备好了没,准备好了我们这就开始了。”

  “道具组完毕。”

  “灯光组完毕。”

  “群演组完毕。”

  “外围清场完毕。”

  各机位准备开拍之际,清场外的游客探头探脑的看着拦截线里的拍摄区域,各种禁止手机拍摄的声音自然少不了,在景区拍摄就是这点儿不好,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准备,开始!”

  石桥之上,几个孩子吃力的推着黄包车驶过。镜头随着黄包车前移照到墙上,然后来到“宇宙”牌无线电商行前。商行前面的路人们,有的垂着双手,有的双手自然负于背后,都是探头探脑,对着里面陈列的新奇物事儿很是好奇。

  蒋越饰演的三毛穿着一身粗布麻衣,腰间系着黑布条,脚上穿着麻绳鞋,从镜头外面走了进来。在蒋越走进人群之际,一、二号机位切换,监视器上从拍摄的三毛背面转到正面。

  个子比旁边的大人低了一大段的蒋越左顾右盼着挤了进来,头上耷拉着三撮毛,整个人一幅黑瘦的模样,旁边的男女大人们一脸好奇的看着电商行里面的物事儿。

  挤入人群之前的三毛老成的走到玻璃橱窗前,黑白眼珠滚动的看着自己从没见过的这些玩意儿。

  拍到这儿,按照剧本上的描述,第一条镜头至此结束。

  但李南池没有说话,一声不吭的让蒋越和旁边的群演有些纳闷儿。

  还是摄像师小声的叫了一下李南池。

  李南池盯了半天监视器,“准备再来一遍。”

  刚才看到监视器里面传来摄像机各机位的画面后,李南池就感觉有些突兀,走神就是在思考这种突兀感在哪里。

  这会儿他摸到突兀感来自哪里了,是整体色调不对,整个画面有些鲜了!这种展现年代的戏,所有的色调要是太鲜,就很难让观众融入到那个年代里。为什么很多抗战片越拍越突兀,除了服化道过于出格外,还有就是画面太鲜了。

  关于色调的使用,在《亮剑》中就最能体现出来,老版之所以经典,其色调用的很素就很功不可没。反观后来的翻版,不谈不靠谱的大背头那个因素,翻拍版画面很鲜就很容易让人跳戏。

  在摄像师重新调整光圈和滤镜之际,起身的李南池站到“宇宙”牌匾下说:

  “刚才站在三毛旁边的西装男和旗袍女,你们两个刚才表现不对。你们演的是体面人,穿的是光鲜衣服,是沪上的中产阶级,所以看到灰扑扑脏兮兮的人毛从你们身边走过的时候,要有嫌弃,三毛的脏衣服擦到你们的体面衣服时,要掸一掸!这样才符合你们的身份。

  有的东西我讲戏的时候没说道,但你们身处在戏中,要能有点自我感悟嘛,尤其是你们这些专职龙套,你们是在靠这一行吃饭,如果只是一味麻木的刷戏,而不能学着代入角色,那怎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