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085章 来历不凡_神医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85章来历不凡

  这位李老师的名头,罗源是听说过的,而且还看过他参与鉴宝的金牌栏目……华夏典藏。

  此公专攻瓷器,长期活跃在收藏一线,被很多拍卖行聘为特别顾问。

  兴致一来的时候,喜欢对着摄像机镜头赋诗一首。

  虽然是打油诗,但是相当切合当时的场景,又点评到位,很受一批收藏发烧友的追捧。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这几年华夏经济腾飞,藏家越来越多。

  尤其是这两年,经过市场沉淀之后,大家水平普遍提高,涌现出不少珍品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赝品。

  这样,各地鉴宝类节目随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因为已经退休的缘故,加之精神头也好,李老师四处做节目,短短时间,就在行内积累了很高的人气,名头很响。

  用炙手可热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没想到这次也被东海电视台邀请到了,看来真是下了血本。

  “李老师,您的节目我都看过,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一会儿给我合个影,签个名。回头我也好跟我那些朋友们显摆显摆。大家都说您的点评幽默风趣,尤其是那些诗隐隐成为节目一道别样的风景,让人佩服。”罗源恭恭敬敬地说道,顺便以粉丝的口吻拍了对方一记马屁。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嘛!

  况且人家李老师的确有两把刷子,这在业内都是得到认可的。

  罗源也的确很欣赏他的点评风格。

  大概是因为长期博物馆工作的经历,让他少了一点市场嗅觉,却更加注重藏品本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看起来像是弱点,但是实际上他对瓷器本身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看法却是最本质的,全然不被有些浮躁的市场左右。

  “呵呵,都是打油诗,贻笑大方,贻笑大方了!”

  李老师最喜欢别人称赞他的诗歌,罗源算是搔到了痒处,自然笑得开心。

  “我叫王学冬,现在京都拍卖公司工作,专业上是书画类鉴定,当然比不了金先生了。不过,我这人满身铜臭,对于古玩市场的价格还是了解一点的。诸位要是有什么好物件不妨拿来,保证免手续费上拍。”

  在座的几位专家,恐怕他就是他的年龄和罗源最接近,大概三十七八岁的样子。

  可能是职业使然吧,脸上一直带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

  随后,另外二个人也站起身一一做了自我介绍。

  一位是精于杂项的专家张文祥先生,师承收藏大师王世襄先生,名头极响。

  另外一位则是青铜器、佛像类专家也姓李,是位不苟言笑的老者,很有点气度。

  在古玩圈子里打滚的人,大多都是精于世故。

  见金海威郑重其事地将罗源引荐给众人,没人敢小觑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毛头专家。

  罗源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和这几位堪称一方泰斗的古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