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9章 所谓保皇扶唐,你们要的只是维持现状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维持现状。那么皇帝哪怕当个傀儡,没准还要再苟延残喘几代。如此天下诸藩割据,无法稳固统一政权的乱世只会更久......

  这些话,李天衢当然也不便对王师范明说,遂话锋一转,又道:

  “依你之见,朱全忠谋逆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天子既然已经被他牢牢控扼在掌股之间,也绝对不会容许他人染指抢夺去皇帝...可如今朱全忠意在兼并西北诸藩,又调派兵马挟制皇帝与满朝公卿,也只是暂时安顿在长安。

  而晋王李克用先前虽然于河中军藩镇地界惨败,可是他统掌河东,日后若是再度挥军勤王救驾,所处地界,也更易杀到长安城下。朱全忠更不能让皇帝落到李克用手中,要一直挟制天子,那么他又会如何安置皇帝?”

  王师范闻言一怔,随即思付一番,便回道:

  “宣武汴梁,是朱全忠那奸贼根基所在,而他虽然鲸吞西北诸藩,时日尚短,想必人心未附...那么朱全忠届时也很有可能挟持皇帝,往东迁都。或是汴州、或是洛阳,如此胁迫君父深处于他爪牙掌控的去处,那奸贼才能够安心。”

  你既然也是如此认为的,那就好办了......

  李天衢心中念着,随即又对王师范语重心长的说道:

  “仍将皇帝留在长安,亦或挟持东迁,都有可能。可朱全忠倘若当真胁迫皇帝迁都。无论是汴州还是洛阳,晋王李克用不但仍能向东引兵南下,由你我联手,集结数镇牙军,突然出击,不是更易杀至朱全忠挟制皇帝所处的州府?可是你倘若现在便要挥军攻打朱全忠,他又会作何反应?

  当朱全忠警觉你我誓师勤王、起兵救驾,想必他也会罢了挟持皇帝东迁的心思。由你我统掌的淄青、天平、义成、泰宁诸藩,要打宣武军、河阳军,固然是近在眼前。可距离长安到底是鞭长莫及,就算你我执意要征讨国贼、救还圣驾,期间又要杀过多少处由朱全忠牢牢控制的藩镇?当真便能打下据崤函、潼关之险的长安?劳师远征,你以为胜算如何?

  倘若朱全忠预先得知你我有勤王救驾的意图,将皇帝控扼于长安。徒然损兵折将,就算稳扎稳打、战事顺利,也必然旷日持久,期间朱全忠被逼得急了,他更是心狠手辣,可不比当初到底不敢背负弑帝恶名,受胁迫而交出皇帝的李茂贞,也难免会有玉石俱焚的歹念。而倘若战事不利,你我久居客地,孤军深入,也难免要落入老谋深算的朱全忠设下的圈套当中,到时不是要白白断送你我的基业?所以要出兵讨伐国贼,现在还要考量时机是否成熟,否则就不是敲山震虎,而是打草惊蛇啊......”

  本来慷慨陈词,恨不得立刻便要起兵讨伐朱温的王师范听李天衢侃侃而谈,也不住的得连连点头,而他也察觉道这个亲密盟友言语中的另外一层含义,遂又欣喜的望向李天衢,并满目期盼的说道:

  “世叔高瞻远瞩,令小侄茅塞顿开,也当真受教了...而听世叔所言,眼下就算尚需隐忍一段时日,但届时也愿意与我誓师起兵,共讨国贼?”

  李天衢心说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初应对李克用是一套说辞;回绝并留住当时请求出兵救还皇帝,而为了朝廷尝试尽自己最后一分努力的韦庄是另一套说辞;结果本来要打朱温闹得最欢的李克用暂时消停下来了,你小子却又来劲了...如今暂且要稳住你,别现在就要拉着我与朱温开战,也又换了一番说辞......

  不过眼下既然王师范听得进劝,他也总比那更为强势霸道的李克用好应付。

  何况一直无意外拓疆土的王师范按他史载的轨迹,也终于下定决心要与朱温开战了,对于这个本来就打算拉拢他过来,而一并联手对付那个最为强大敌人的盟友,李天衢也知道该向王师范交个底了,遂也摆出副慷慨决然的架势,并朗声言道:

  “不错!朱全忠贼子挟制天子,图谋不轨,如今行迹也愈发猖獗。就算尚要容忍他一时,可我自也如你所言乃是天子藩篱、国之大臣。何况我军与淄青军进退与共,当然也会你联手誓师,早晚要殄灭奸党,复定社稷!”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