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出所料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到一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就发动了这么大的战役,并且打败了吐谷浑。

  这只能说明,吐蕃一边派人来长安,一边做了战争准备,向大唐亮肌肉。“

  吐蕃凭借地利,短时间内确实很难解决问题,所以必须要做长期的准备。当然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先于吐蕃做好战争的准备。不用等太久,吐蕃必然南下攻我,松州首当其冲。”李诚脑子里很快就有答案,缓缓的说明自己的观点。“

  松州只有本地府兵,朝廷诸公就这个问题出现了争议。多数人认为,吐蕃不敢轻易对大唐动武。”李世民说出了问题的关键,他要提前做准备可以,但是要给松州派大军,不是皇帝说派就派的,必须得到大多数宰相的任何。

  “反对立刻出兵是对的,兵者,国之大事也。”李诚说出了李世民意外的话,愣神看看他,等着后续的话。李诚稍稍沉吟:“松州府兵,必须早做准备,另,陛下可遣一将,率偏师一部,进驻松州。这样以来,出兵的规模不大,又能增强松州。”

  “吐蕃出兵二十万,只派一偏师,如何能行?”李世民犹豫了一下,李诚微微一笑道:“并不在多而在精,松州地形险要,三千精锐足够守住松州城了。”李

  诚的记忆中,唐军府兵都督韩咸为吐蕃所败,二十万吐蕃大军在松州境内耀武扬威,并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唐朝求亲,嗯,武装求亲。

  李世民吃软不吃硬,侯君集率五万步骑出战,前锋牛进达一战破敌,吐蕃立刻退兵。随后遣使请罪,并再次求娶公主。鉴于吐蕃地形难以征服,朝廷主张怀柔的声音占了上风。最后才促成了和亲之事。

  说实话,李世民喜欢把宗室女嫁给周边的少民首领一事,很难说对错。但是客观上,因为和亲,边境确实安定了很长的时间。同时因为和亲,大批工匠去了吐蕃,提高了吐蕃的工艺水平,为后来吐蕃壮大,乃至打进长安,都是有功劳的。

  历史上吐蕃入侵松州是九月的时间,现在时间上应该会提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李诚的作祟,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李诚不打算回避什么。

  “朝廷中有人主张和亲,你以为如何?”李世民又抛出一个问题,李诚听了微微皱眉道:“就算要和亲,也要先打疼吐蕃,让吐蕃赞普亲自来京服罪,再说和亲的事情。便是朝廷决定和亲,也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工匠绝对不能流入吐蕃。”李

  诚的观点,出乎了李世民的预料,本以为李诚会坚决反对和亲的。不然也不能对禄东赞大打出手啊,这小子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李

  诚也很为难啊,作者怕神兽啊!

  “朕知道了,你先回去休息,明日午后进宫,与诸公仔细商谈再做定夺。”

  李诚告辞出宫时,看见了长孙无忌和褚遂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