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牲口的停放地,老汉留下看着车马。

  一家四口,带着两个健妇,这排场小的可怜,但却是必须的。杨氏有义务撑着武士彠的门面,要是她自己带着三个女儿上东市,那真叫把武士彠的脸面丢尽了。现在多了个李诚,腰间带刀,英俊威武。而且李诚这个刀,比寻常的横刀要长一些,近似后来的东洋刀了。当然了,东洋刀脱胎横刀,只是后人知道的不多,也不会去关心这个。

  东市并不全是集市,中间一行,从南到北,依次为长平仓,市署,平准署。

  李诚不着急办自己的事情,跟着杨氏一家人来到东市西南角。这里主要集中的就是各种锦绣彩帛,杨氏也不是乱逛,而是直接进了一家店。李诚很识趣的没有跟进去,而是招呼一声,表示要随意逛一逛,杨氏表示一个时辰后大家在门口碰头。

  李诚走了,一路被盯着看的武顺才敢低声开口道:“阿母,此人无礼。”

  杨氏笑了笑:“只是看看,又没有找你说话,动手动脚。要我看,自成君子之风,只是性情外露罢了。”杨氏不是一般的家庭出身,看人的眼光自然不凡。其实她也很头疼啊,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女儿生活很难的,她也希望女儿能有个好归宿。大女儿已经订了亲,二女儿因为亲事,跟武家兄弟闹翻了。这个李诚看着是个白丁,打听之后,原来有七品散官在身。实打实的战场上的功勋。这么说来,配武家固然门第不够,但杨氏却不这么想。总觉得这个人器宇轩昂,落落大方,不拘小节。这就具备了成就一番事业的性格基础。

  至于说到能力,次女明空说过,他是个读书人,还在战场上取了功勋。读书人这三个字的分量可不轻,一般的人家养不起读书人。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书太少了。

  有了这些因素,杨氏就有了撮合次女与李诚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李诚是潜力股,杨氏要用次女武约(明空)来做投资。武氏天使基金的老总杨氏,打算投资李诚。这一类投资呢,在历史上最成功且最出名的,要数刘邦的老丈人吕文吕叔平了,直接投资出一个皇后。

  李诚的心思很快就从女人身上转移了,不是他无情,而是生存压力很大。这个压力可以理解为现代人在唐朝缺乏安全感。尤其是被皇帝盯上以后,李诚更加焦虑,必须做出改善的应对。在集市里溜达的时候,李诚一直在注意集市的店铺。

  转了一圈下来,根本不需要一个时辰,半个时辰就搞定了。引起李诚注意的,还是正东方向的这一片,集中了不少铁行、笔行。对应的正西一侧,以字画纸张生意为主。看见纸张和笔墨,李诚心念一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说明附近读书人多啊。

  雕版印刷,完全可以放在这里搞。为什么选择雕版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