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四十九章 需要一个建议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建帝王考量臣子的首要条件就是一个字“忠”,这是根本利益。

  然后,才是其次。所以才会有《二臣传》这样的编写出来。洪承畴何其悲凉!乾隆何其刻薄。对了,吴三桂不在《贰臣传》内,而是被列入了《逆臣传》。君

  王,真是一种可怕的生物。李

  诚的话,重重的机打在李世民的心头。今天可以出卖太子和岳父,明天呢?

  有一点李诚感到看诧异,因为历史在这个维度稍稍扭曲了一下。纥干承基居然出现在了齐州,很意外。历史上纥干承基没有去齐州,只是在李佑被灭后,因为私下有关系担心被牵扯出来,主动去举报了李承乾。

  纥干承基是李承乾的贴身卫士,他举报时重点是李承乾在齐州谋反后说的一句话。

  “东宫西墙,距大内正好二十步左右,谋划大事,岂是齐王所能比的?”这是李承乾对纥干承基说的话,李承乾也供认不讳,被记载史册。李

  承乾在嘲笑李佑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自己对纥干承基信口开河来着?此

  时此刻,李世民记住了李诚的话,并深以为然。这就是帝王的本性,或者说是人性。纥干承基想封爵是不可能了,免除一死做个普通人。贺兰楚仕途基本断了,夹着尾巴做人还好点,稍微跳一点,有的是人去收拾他。话

  说到这个地步,其他的再说就过了。李诚平静的看着李世民在低头沉吟。

  “回吧!”李世民意兴阑珊的丢下一句话,转身回了。没有看见李诚嘴角的冷笑。所

  有人都很想知道,李诚跟李世民都聊了些啥。可惜,没人敢开口去问。大家唯一知道的是,李诚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那么,太子的继任者,李诚的话就很有分量了。联

  系之前李诚对待杨师道的态度,李诚的态度呼之欲出了。

  那么,皇帝是怎么看李诚的态度的呢?李世民看李诚的态度其实很简单,没态度。李诚在太子的问题上,一言不发,怎么可能有态度?也就是说,皇帝的态度,就是李诚的态度。这

  也恰恰是李诚刻意营造的一个假象,李诚就是要让皇帝觉得,自己是无心插手太子之位的争端。理由很简单,皇帝春秋鼎盛,现在考虑这个问题不合适。就算必须要有个太子,那也是皇帝说了算的。别人还是别多话的好,这就是李世民看到的李诚的态度。接

  下来的议事过程,李诚再次一言不发,就当自己不存在一般。最近发生的事情,李诚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就在前天,李佑被赐死在内侍省。之前的燕家兄弟,李绩在齐州就宰了。对外称平息民愤。

  还有四十余从者,李佑被赐死后,也都砍了脑袋。

  前面一个儿子李佑刚死,后面就查到太子谋反,对于李世民这个爹来说,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这个时候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