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40 册封通过_吞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没来?莫非是怕了不成?”

  另一个人低声说道:“就是。不过陛下今天能来早朝也是意外。”

  两人说了两句之后就没了声息。刘大海琢磨着想到,看来这个皇帝是个懒皇帝,不怎么爱上朝,已经为朝臣所诟病了。

  至于魏忠贤为什么不上朝,刘大海比较清楚。魏忠贤要是上朝,这册封的事情恐怕就泡汤了。此刻他不出现刚好方便皇帝下旨。所以刘大海心中暗笑了一下,反而把头低得更低了。

  这时候又听到净殿鞭甩出爆音,表示皇帝蹬座了!刘大海想着规矩,知道皇帝座上御座之后,再次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文武两班齐头并进步入御道,此时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之礼,是为“大班”。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勋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行礼完毕之后,早朝便正式开始了。

  鸿胪寺官员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好的。如果皇帝要召见,那么便先行入殿觐见;如果皇帝不见,则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行礼之后便算完事了。

  接下来便是来自边关的奏报,如果有,便先行呈上。“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俱于早朝未奏事之先宣布,所以张国威而昭武功也”。(《明孝宗实录》)

  之后便进入了早朝最重要的环节,“奏事”环节。琉球册封的事情就会在这个阶段被提出。

  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此称为“打扫”。我猜这应该是为了打个招呼,意思是我要出班奏事了,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尴尬。而一旦出现这种尴尬,通常由通政司或鸿胪寺官员负责引导。

  打过招呼之后,要奏事的官员便迈步出班,到御前跪下奏事,说完之后便重新回到班列。奏事之时不用口语,而是大声朗读奏章。通政司、鸿胪寺官

  员除了引导官员们奏事之外,有时还需要代读奏疏,而为了达到“美观瞻”的效果,一般选取该衙门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声”标准的官员。

  奏事完毕之后,由御史、鸿胪寺先后出班,上奏早朝期间官员失仪情况。至此,早朝流程也就基本完毕了。鸿胪寺官员“唱”奏事毕,鸣鞭驾兴,待圣驾退后,百官亦退,各回衙门莅事。

  刘大海在心里默念一遍规矩之后,朝臣们就开始参拜皇帝。刘大海也跟着朝臣们一起对皇帝大礼参拜。随后事情就一项一项的开始了。

  不停地有官员出班,大声的念诵奏章。这些奏章对刘大海来说有些难懂。因为里面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引言。刘大海只能听懂一部分。

  这和他在刘佩那里的看到的可不一样。刘佩他们商量事情的时候,都是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