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5 林皓达的抉择上_征服之全面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员,常年战乱的欧洲早已形成完整的一套军队补充惯性,每一只成建制的正规军战斗后,都会用老兵带新兵的方式塞入大批后备兵员,即便这么做会让原本的部队战斗力出现大幅度下降,但只要打上几场硬仗,这些后备新兵就会蜕变成真正的老兵,额外付出的无非是新兵人命罢了。

  实际上18世纪的欧洲强国正是通过这种不断补充的方式,将以往战争中看重精锐的传统转变成了国力和人口。

  有足够的生产力才能制造出足够的补给和军火供应军队,有足够的人口才能拉出大量的青壮训练成民兵,然后转变成后备兵拉入战损的部队,在战场上死上几轮自然也就全都变成老兵了……

  排队枪毙战争时代,受限于武器和战术影响,很难做到全歼敌军部队,除非如同登陆的3万英军精锐那样,为了胜利不顾一切的进攻再进攻!

  平常的战场上大多数都是击溃战,击败敌人不难,但想要全歼就困难了,至于骑兵追击,只要是正规军体系,完全可以用殿后部队的牺牲保存大多数军队的逃亡。

  当然,这么做士气不可避免的会大大降低,如果是负责人的指挥官往往会让这样的部队拉到后方休整补充后备兵,要是战况紧急的话就只能硬着头皮简单重整拉上战场了,然后继续被击溃或是跟着友军走向胜利!

  这基本上就是欧洲战争来回消耗的规律了,一场战争下来或许死不了太多人,但大大小小的战役却发生的异常频繁。

  想要避免这种消耗只有一种方式,一口气建立一连串胜利,将敌人所有的精锐全都血洗一遍,打的敌人回不过气来就足够了。

  拿破仑当年就是这么干的,但即时这么干,也无法彻底占领和毁灭真正有底蕴的强国,历史上败给拿破仑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只是签署了投降条约而已,并没有被并入法兰西本土。

  大批的后备兵和准军事组织,在亡国的危机下,足以让当局者疯狂抵抗,那将是一场可怕的消耗战,并且还是没有多少好处的消耗战,当初的拿破仑自然不愿意这么做。

  历史上拿破仑击败的只是奥地利和普鲁士的正规军精锐,而不是消灭了他们所有的后备兵和民兵等准军事化组织,当拿破仑远征俄罗斯的时候,普鲁士和奥地利还被迫提供了十多万军队呢……

  这就是为何欧洲战乱频繁,但真正的大国很少有灭亡的原因,逐步完善的后备兵体系和类似民兵的准军事组织,足以让当局政府短时间内拉出大批拿着火枪的武装。

  火枪面前人人平等,击败这种火枪民兵不难,但想要彻底消灭他们,就难上加难了。

  在欧陆的战争,击败一个大国不难,但想要占领一个大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年横推欧陆的拿破仑对待普鲁士和奥地利也是结盟的方式,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全面占领将其变成附庸国。

  由此可见,面对整个欧陆联合起来的反法同盟,林皓达的压力有多大!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阅读器!!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