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四章 虽胜犹败的战争_舌尖上的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

  从这里看出,唐军不必多说,史书明确记载为步骑5万。乡下干部的兵力也在五万,五万对五万,一战吓的乡下干部就软了。

  连忙派使者请和,并退出大唐疆土,唐军完全有骄傲的资本。李二也用不着因为这点损失就怕了吐番,而送女人上门,所以和亲就是这次松州之战的最大败笔。

  吐蕃那么快就服软并不是他们不经打,而是乡下干部的打算精着呢,他需要保存自己的实力。首先,此次进攻松州,原本就不是要抢占唐朝的多少土地,而是强迫唐朝赐婚。

  现在唐朝不但不赐婚,反而发重兵前来应战,而且首战告捷。如果松赞干布不撤军,双方继续厮杀,他的目的就更加无法实现,而且可能损失惨重。

  其次,乡下干部多年征战,连兵不息,新征服的各部落也需要时间去逐渐安抚。吐番国内并不是什么太平的局面,在后方不稳的情况下,以吐蕃主力与唐军决战,一旦失败,乡下干部有可能把整个吐番丢掉,他自然不会犯这种傻。。

  最后就是唐军的实力了,在这次交锋中,唐军展示了自己的作战能力,让吐蕃吃到了苦头。当时唐军主力部队还未到位,但仅仅是牛进达的先锋部队就以奇袭的方式取得了斩首千余级的胜利,显示了强悍的战斗力,从气势上压倒了吐蕃。

  如果大部队压了过来的话,那几万吐番兵恐怕会被杀的一个不剩。乡下干部自己估计也没想到,唐朝在获胜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下去,直接杀到逻些去。

  这让他能够缓一口气来,然后快速退兵并遣使谢罪,使得唐军不必继续追击。乡下干部知道这个时候唐朝对其周边势力,一向并不是都要赶尽杀绝。只要使其臣服于唐朝,就算达到目的,看周围存在的那些番国就知道。

  加上当时的李二对吐蕃并未给予过多关注,认为吐番只是小番国。吐蕃是新兴势力,此前与唐朝也没有什么交往。此次接战后又快速撤军求和,对当时的唐朝威胁也不大,因此,李二当时对它并未特别关注。

  所以乡下干部随即再次派出使者过去认输求和,然后再次向李二要个公主过去。本来乡下干部只是试试,没觉得大唐的皇帝和大臣会那么傻,竟然还真的嫁了女人过去。虽然不是真正的公主,但是也是皇亲了。

  这个结果让乡下干部大为惊喜,欢喜了好多年。他隐约猜到这个时候李二较为关注的,还是北方的薛延陀、西北的突厥和东北的高句丽这些国家。认为这些国家对大唐的威胁更大点,因为他并不清楚其实他在意的那些地方比起吐番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