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奖品_舌尖上的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部,一个从来没参加过科举,一个考不中,但是最后都做了官。这个种途径就是走的养名蓄势,然后恩举为官。

  还有一种,也就是终极手段,那就是让皇帝满意。这天下都是皇帝家的,让他满意了,封个官还不是轻而易举?谁能比皇帝还更容易封官?

  “凭你?凭你还想科举入仕,做梦去吧!”李三郎见李好竟然拒绝了自己的交易,怒道之后带着自己的仆人气冲冲的走了。

  “郎君,这科举考试非常不易,很多人考了一生都无法考中。”忠叔见李三郎走了之后,一脸担忧的跟李好说道。

  “无妨,我心中有数。”李好朝忠叔摆了摆手,没有继续讨论这个事情。唐朝的科举好不好中,这个李好清楚的很,从唐朝的那些诗歌中都能看出来。

  关于科举考试的诗歌,最有名的当然是孟郊的《登科后》。这首诗歌成了后世无数中举之人口中的最好吟唱之诗,很多人都熟能成诵。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给他一点阳光,他就笑容满面,科举考试中举在当时无疑是诗人们最大的阳光之一。

  孟郊同学考上了,岂止是笑容满面,简直是笑容满街。瞧瞧,正因为考上了,中进士了。过去的那些个狼狈、失意,被人哂笑,都变成了浮云。

  今朝且让自己狂妄一回,无拘无束,骑着马儿,在拂面的春风中,跑遍长安,看尽长安的鲜花。

  其实未必长安开满了花,而是在他得意的精神状态观照下,似乎到处都盛开了美丽的鲜花。这些花儿,其实都开在他心窝里,让人还以为这家伙心里充满阳光。

  不过,孟郊同学可不是个阳光男孩,他为人有那么点抑郁的,写出来的诗总有点冷飕飕的,不然怎么粉丝们会称他的诗为“郊寒”呢。而他中进士的那一年,已经不是男孩了,他已经是大叔中的大叔:四十七岁!

  看看!连快知天命的大叔中举后,都是这种反应,还一改昔日抑郁冷寒的作风,来了这么一首狂喜若疯的诗出来,可见这中举有多么不易。

  再回头看看落榜的人心情如何,这个就得看情况了。据说有现场晕倒的,也有无颜见江东父老留在京都的不回家。不过这里面最著名的,无疑张继了。(这处历史非考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看看这首诗,张继落榜后写的。

  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每一个字都透着愁啊,看着读着都觉得全是愁,愁!愁!愁啊!

  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张继却名落孙山。落榜后无言独上西楼――错了,独宿枫桥,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现在的落寞,全身都是愁啊。

  张继这一愁,就愁出了天下名诗出来,还流传千古。李好比不上这些大牛,他对自己的才华有自知之明。搞个小抄还差不多,其他的就别想了,什么经史之类的比几何还能想破脑袋。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