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9章 第79章_她从山上来(探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话怎么说?”宋真清坐直了身子,直觉这话里定然隐藏着个天大的秘密。

  “前些日子,孙五家的,就是绣红娘生了病,绣红去街上为她娘抓药,回家时不过是顺路去市场买了条鱼,与那小贩说了两句话,便被人指责不贞,浸了猪笼……”

  又是浸猪笼?

  宋真清大惊,忙让张大起身坐下,道:“你快与我说说这凤阳县的习俗?怎的动不动便要浸猪笼呢?我今日就撞见了一桩。”

  说着便将今日情形与张大说了一遍。

  “哎,”张大抹了把额上的细汗,道:“姑娘不问,我也是要说的,咱们凤阳县自古便是鱼米之乡,说句托大的,京城半数粮米都是咱凤阳出去的,如此,姑娘便以为咱凤阳是个宝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康罢?”

  “难道不是?”

  宋真清寻思,岭南县自不必说,就算是剑南道的府城南安城比之凤阳县,并不见多少富裕。

  “我这一路行来,发现凤阳县的屋子都比别处高了两寸,难道不是因为比别处的老百姓日子好过?”

  张大摇了摇头,“姑娘看见的,不过是凤阳城里的这些罢了,姑娘可曾去过乡间地头看过?”

  宋真清摇摇头,“还不曾去过。”

  “这就是了,想必姑娘也定然不知,咱凤阳县的良田多数是县里的,要么便是其他几家大家族的,孙家便是其中之一。我们普通百姓只能租用他们的田地,不但要交繁重的租子,还要供给朝廷用度,每每辛劳一年,能吃饱穿暖已是上天恩赐了。”

  “所以你们不仅要交租给主家,还要上贡给朝廷?”

  宋真清心说租一份田要交双倍的租子,真比周扒皮还黑。

  “正是,”张大点点头,“不知别处是不是这般,咱们凤阳县却是如此。”

  “别处呢?”宋真清转头先问金不换,金不换摇头不知。

  再掠过阿大阿二,瞧见韦无冕有些闪躲的眼神,她不问也知,其他州府恐也是如此情形。

  许因凤阳是鱼米之乡,每年进贡繁多,越发显得赋税沉重了些罢了。

  宋真清沉默了,她这一路行来,虽经些波折,但说实话,有韦无冕这位大少爷在身旁,她多数时候是吃得好睡得香,所以并不曾真正的了解过这个社会的底层生活。

  “那与浸猪笼又有什么关系呢?”

  据她所知,浸猪笼本就是一种十分残忍的旧俗,是古时对不贞男女的惩罚。

  “浸猪笼在咱们凤阳县原并不叫浸猪笼,而是献龙王,咱身边的老人都说,多年前,凤阳县发大水,使得许多百姓辛苦一年,不但没有收成,房子还被大水冲倒,流离失所,后来,也不知从何时起,县里忽然流传了一种说法,那便是在每年夏初之时将贞洁少女进献给龙王,龙王得了孝敬就会怜惜凤阳百姓,便不再发大水了。”

  “荒谬,”宋真清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