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8控诉_剑破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荆棘,都是我自愿的,好吗?”

  如果法上和惠嵩是一场辩论,没人否定法上又赢了一场,可偏偏这场辩论成了一场控诉。法上哪会有惠嵩的表现,再说他也没有惠嵩的体会。他这么一个天赋青年,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挫折,从来没有遇到过声泪俱下的痛诉,一下把他弄得张口结舌。

  说到这,还得重新表述法上是什么回事。法上原来姓刘,朝歌人,就是孙云的家乡汲县不远。他五岁入塾就学,聪颖超群,六岁随叔父去寺院看戏,结果不但不去看热闹,相反却恭恭敬敬到佛殿膜拜并诵起经来,诵声琅琅,当时就引起了不少百姓的好奇。到八岁时,博通儒家典籍,九岁诵读《涅盘经》,十二岁时正式在汲郡拜道乐禅师出家。

  法上出家不久就表现出天赋异常、进步飞速,接着到相州游学一段,返回后务道习禅很快获“圣沙弥”称号,后又潜入林虑山诵《维摩经》和《法华经》,心领神会经典精髓。最后来到京都洛阳,拜名震天下的慧光为师受具足戒,对佛法修炼,佛典讲解,愈加精进。他以自己的能力,创讲《法华经》,一时名传伊洛。

  法上对《维摩》、《涅槃》、《法华》尤其善长,主观修养、通达佛通,达到真正的“菩萨行”,同时又“泥渔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足具常、乐、我、净四德,并弘扬“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归一”,调和大小乘的各种说法,以为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现在他“夏听少林秋还漳岸”,讲习《十地》、《地持》、《楞伽》、《涅槃》、《维摩》等经,并著有文疏,在佛学上擅长辩论、发问,机敏超人,时人赞曰:“京师极望,道场法上”。

  书中代言,法上在后来进入北齐之后成为掌管齐境二百余万沙门的最高领袖居“昭玄十统”的“大统”,比老师慧光的僧官地位还高。尤其他对僧服进行了改制,从而使僧、俗混服的现象得到根治,并使原流行于北魏的那种仿南朝士大夫式的“褒衣博带”也装随之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改制后的僧装样式,因此对佛教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法上的著作有《增一数》四十卷、《佛性论》二卷、《大乘文章》六卷、《众经录》一卷、《十地经义疏》三卷,同时最终如愿以偿被武林公推为昆仑大侠,沧海大剑,万人敬仰,不过这是后话不提。

  惠嵩一通小孩儿式的表白,让法上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这时身边的保真义愤填膺,他压了压火气,冲对面的各位方丈稽手道:“各位师兄,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最近你们小乘宗和我们大乘宗的弟子在我们城西的位置起了不少冲突,我们本想等你们到我们城西去给个说法,哪知你们不但不去,即便我们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