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青州_剑破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陵老店对个聚仙堂客栈,住着青州来的子弟,他们也是快傍晚十分才赶到洛阳,这会儿正在饭堂里靠着里边的几张桌子边刚点好饭菜正等着。其中一桌是四个青藤书院的学生和一个老师,另一桌是崂山太清宫的三个弟子和一个师傅,再有一桌是崂山潮海院的三个徒弟和一个师傅。为了出门方便,太清宫和潮海院的弟子都是和学院的书生打扮差不多,而没有出家人的打扮。只是和尚们,没有头发,都戴着儒冠,几天下来,头法都长出不少。

  太清宫最早在西汉武帝建元开始建成,当时由终南山修道的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续两三年的时间,张廉夫率众弟子相继建起三官庵和三清殿。张廉夫被崂山道士尊称为开山始祖。后来张廉夫回江西鬼谷山三元宫潜修,弟子刘方清、赵冲虚、冯若修主持庙事,因此崂山道教源于楼观,后来也有太平道及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

  潮海院也很有名。在东晋义熙年间,到印度求经的僧人法显乘船渡海返国,遇到飓风漂泊到不其县崂山一带。不其县是长广郡的郡治,太守李嶷笃信佛教,听说法显是到西方取经的名僧,便将法显接到不其城内,请他讲经说法,并在他登岸之处创建了石佛寺,也即潮海院。从此,佛教在崂山声名大振,广为传播。后来,崂山相继建起了石竹庵(后改名慧炬院),狮莲院(俗称城阳寺),和法海寺。

  书院这边,两个小男孩坐在一起,和老师对面,两个女孩坐两边,空位上放着宝剑。只见一个身边放着金穗宝剑的十五六岁少年,一边给身边的男孩女孩同窗夹着菜,一边说:“盈盈、茹茹、小闻,你们多吃点,今天走了这么长的路,你们一定累坏了吧。还好我们提前到了,明天能报上名,一点没耽误事。陈先生,您也多吃点。”

  说话的这个男孩,叫王亭字子台,长得文弱清秀,眉宇幻彩,仿若仙童。

  “王亭,你别张罗了,快自己多吃点,一路上你照顾大家最多了,你也该注意自己。”老师四十多岁,对王亭很和蔼。他是青藤学院的客座博士,从崂山太清宫请的剑击高手,三齐大地,武风尚行,青藤学院虽然是官办的太学院,但也入乡随俗,教习每个学生击剑。因此才有今年青州剑士比武,青藤学院、太清宫、潮海院,儒道佛弟子三分天下。

  “亭哥,最该多吃的是你,你看你比我们都瘦弱,还最吃苦,过几天就要比赛了,你的身体要是不强壮,怎么能上场战斗呢,你快多吃点。”说话的是王亭右边隔着小闻坐着的一个清秀的女孩,名叫贾茹,她的爷爷在青州甚至济南一带很有名气,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叫贾思勰,孙云曾经在曲阜回京的路上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