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一章李左车之计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李左车的这一建议,在座的太尉王贲、御史大夫尉缭、郎中令盖聂,以及北部战区元帅王离都不住地点头。

  大家都知道,在对匈奴人的作战方面,李左车的发言权可以说是具有超于一般人的意义。

  这一共识,绝不仅仅是因为李左车是赵地人,更多的渊源在于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之孙。

  李牧做为战国末期,赵国赖以支撑危局决定性的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他不仅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有影响力的将领,而且深得士兵和百姓的爱戴,在赵地有着崇高的威望。

  在李牧一生的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绩,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作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能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在军事史上的地位,绝非浪得虚名。

  李牧的军事成名作就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

  其指挥的破匈奴之战,是我国战争史上,首次以步兵大兵团作战,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

  当时的李牧,受命防守北部边境,长期驻扎在代地雁门郡以防匈奴。

  李牧开始时的边防策略是,坚壁不战。

  不仅如此,李牧对边防士卒待遇优厚,每天宰杀数头牛犒赏将士,平时,训练士卒射箭骑马,安排各路警哨小心看守烽火台,派出很多斥候探马侦察敌情,加强防范。

  李牧特别颁布军令:“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匈奴人的斩首。”

  这样一来,匈奴每次入侵,各地烽火台立即发布警报,各部则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一律严防不战。

  在李牧的这一策略下,北境安稳地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都没有什么损失。

  以此,匈奴人认为李牧害怕不敢交战,就连赵国守边的将士们,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

  赵王听说后,派人前去前线责备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故。赵王不觉动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其领兵。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匈奴每次来赵地侵犯,守将就出兵交战。屡次交战屡次失利,士卒损失伤亡很多,士气不振,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匈奴再次成患。

  事实证明李牧的正确,赵王只得再请李牧出山。

  李牧请求道:“大王非要用我的话,我还是会像以前那样做,大王不再责怪,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了他的要求。

  李牧再次来到边境,依旧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连续几年都一无所获,更加认为李牧胆怯,只会防守不敢进攻。

  边境的将士们,每天得到好吃好喝和各种赏赐而无用武之地,都渴望着能在李牧的带领下,与匈奴大战一场。

  李牧至此觉得军心可用,而匈奴的警惕性也逐渐消磨殆尽,于是,准备了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