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一章典客的西域经历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王接过奏章,略看了一眼,上面罗列了大小数十个国名,一时来不及细究。

  此时的秦王嬴高,见经年不见身影的典客出班奏事,猛地想起派遣典客出使西域,已经两年有余之事。

  两年来,秦王嬴高一直忙于四处征战,几乎快把典客这个九卿之一忘到脑后去了。

  秦王见阶下的典客,面色黝黑,身形也消瘦了很多,遂关切地问道:

  “爱卿出使两年有余,西域路途遥远,各国势力错综复杂,想必是吃了很多苦头吧?”

  经秦王这关切地一问,两年来所经历的委屈,瞬间涌入脑海,典客眼中立即泛起晶莹的泪花来。但现在毕竟是朝堂之上,典客强忍着,不使泪珠落下来,忙俯首下拜,边掩饰边奏道:

  “臣奉大王之命,以大秦国典客身份,出使西域诸国,虽经历了一些磨难,索性不辱使命。”

  秦王宽慰道:“安全回来就好,爱卿定有很多甘苦,且与寡人慢慢道来。”

  “如果哪个番国不识时务,我大秦的铁甲军可不是吃素的,来日定为爱卿做主。”

  典客心中又是一暖。看来,实力强大的祖国,用刀剑说话,比什么抗议或者什么谈判都有效。

  于是,典客遂将他出使的前前后后,以及其中的艰辛一一道来。

  原来,自秦王命典客府与西域各国进行邦交后,典客立即着手调查西域的情况,了解各国的地理山川。

  随后,组织了属下的行人(相当于外交官员)百余人,招募熟悉西域风土人情的向导和语言翻译,准备对西域各国进行访问。

  通过调查,典客即行人们了解到,西域诸国虽以“国”相称,但这些小国,与具有严格的组织机构和政治意义的中原国家不同,其规模大小,相当于大秦的一个县。

  这些西域诸国,实际上是用来区分一些以绿洲或草原地域为单位的部族或民族。他们聚集在一起,更偏于部落式的组织。

  战国时期,西域有三十六个小国,后又分裂为五十余国。

  这些小国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绝大多数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周边。

  在盆地的南缘有且末、小宛、精绝、扞弥、于阗、皮山、莎车等国,被称为“南道诸国”。

  盆地的北缘有危须、焉耆、尉犁、乌垒、龟兹、姑墨、温宿、尉头、疏勒等国,被称为“北道诸国”。

  盆地西南、葱岭一带有蒲犁、无雷等国。

  在盆地的东端有楼兰,后来称为鄯善。

  这些国家语言不一,习俗各异,互不统属,人口一般为几千户到几万户。

  在靠近大秦的这些小国中,人口最多的龟兹,也才仅仅八万人,其他国家的人口数可见一斑。

  这样的小国,多以城郭为中心,聚集成群落。居民多从事农牧业,逐水草而居,以畜产品等与邻国交换粮食等物。

  天山以北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