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王离分析战前敌情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很多人对兵力的悬殊都流露出担心,秦王赢高内心不以为然。

  他倡导的精兵制、专业化新军的思想,现在还没在所有的军将中得到普及和贯彻。

  在此时的冷兵器时代,军将们习惯了以数量对数量的决胜思维,此刻,军中将尉们如此思考,不足为奇。

  赢高需要经过此次战役,验证治军方略的可行,也籍此,打造一支听从指挥,能征善战的大秦铁血之师。

  但他现在还不想表态,作为一言九鼎的老大,赢高已经习惯了先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

  借大家发言的机会,还可以充分运用读心术,将每个人阅读透彻,为自己驾驭这个团队,打好基础。

  果然,大将军王贲率先说道:

  “二位将军只是简单介绍了兵力部署,能否详细说明一下,敌军各方的将领情况,作战特点,军队构成中的步军、骑兵、车兵各多少,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等。”

  果然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对决定战役走向的各种因素,都要了解掌握,综合分析。

  王离看了一眼自己的老父亲。已经两年多没见了,王贲的白发更多了。

  自楼船上初见,父子俩眼神交汇了一瞬后,这是第一句对话。

  王离清楚,虽然此刻他们王家祖孙三代,齐聚巨鹿战场,但军营不是家长里短的场合,也不能儿女情长。

  这里只有军纪,只有责任和上下级。何况兵战之事,到处充满了危险,随时都可能为国捐躯。或许只有凯旋之日,才是他们重叙天伦之时。

  最令王离感动的是,新任秦王对王家的充分信任。从太尉到领军主帅,再到新军主力军种的统领,大胆使用王氏一族,绝对是不惮君臣相忌的惊人之举。

  就连雄才大略的始皇帝,灭六国期间,对于善战的王翦和王贲父子,也是分别使用,避免使其同时领军在外。

  这很容易理解。任何一个君王,怎肯将举国之兵,托付给一个家族。万一有个风吹草动,连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由此可见,眼前的秦王,不是大智慧,就是无所顾忌。

  不管怎样,既然秦王对王氏家族如此信任,自己就应该忠诚无二,赤胆报效。

  赢高注意到,王离平复了一下心绪,语调异乎寻常地平稳,继续介绍情况:

  “巨鹿城中的守将为赵国丞相张耳,城北大营统军的是赵大将军陈余,两人皆是魏之名士,私交甚好,被称为刎颈之交。”

  “张耳曾为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后来出任魏国的外黄县令。秦灭魏后,由于二人从事反秦活动,始皇帝曾悬赏千金捉拿张耳,五百金捉拿陈余。”

  “张耳、陈余更名改姓逃到陈县。陈胜、吴广叛乱后,两人参加了叛军,分别为左右校尉。”

  “张耳曾为陈胜设谋,请立六国之后,以壮大叛乱队伍和援军,未被采纳。之后借请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