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尉缭的治军之术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在侧座坐定。

  秦王与尉缭低声交换了一番意见,命尉缭重新换过印信虎符,随后示意尉缭升帐治事。

  尉缭毕竟是当今最著名的军事家,值此危急时刻,依然有条不紊。

  尉缭的底气,来自于秦王事先已命李巴的新军,做好了应敌的准备。

  在此之前,棘原军中早已安排了军校学员充任闾官。

  按照秦王的双长官制,每个军中,万人将配备闾将一名,千人将配备闾政一名,五百人配备闾佑一名,更多的是百人队伍中的闾佐。

  这些闾官,已经在军中任职数日,对部众都已了解。

  作为崤山军事学院院长,尉缭准备通过闾官们,掌管这支刚经历过内乱的前军。

  尉缭当先说道:

  “诸位将官,本将军受大王命,担任本军主将。号令既出,立当奉行。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各宜遵守,不得违反。”

  众将齐声道:“愿遵将军之令。”

  尉缭道:“适才,各位军将都经受了一次忠于大王的立场考验,也经历了从军以来从没有过的忠诚测试。”

  “虽然受了一场虚惊,但如此真刀真枪的选边站队,比在战场上杀敌不差半分。”

  “内部叛变刚刚剿灭,外部接应的楚军就打了上来,我们即将面临新的战斗。”

  “经大王同意,现在,本将军颁布第一道军令。”

  说道这儿,尉缭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下面的话:

  帐下众将都凝神屏息,注目倾听。

  “为了保证部队的绝对忠诚,使三军步调更加一致,本将军决定:全军所有百人以上编制的部队,统一由闾官担任官长,原来的将尉,暂时调整为副官长,辅助官长带领部众,待此战后,根据个人的表现,再行任命。”

  “军中被龙虎卫斩杀的将尉所空缺位置,待后续在战斗中,凭军功选拔补充。”

  众将齐道:“惟命是听。”

  尉缭调整官长的目的,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这支军队,使自己的将令,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得到很好的贯彻。

  在崤山军事学院,尉缭亲自教授过这批闾官们的战略战术课程,尤其在各种阵法、战法上,闾官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执行好尉缭的军令。

  除了迅速唤起战斗意志和统一步调,闾官们更能迅速消除章邯等人对军队带来的负面影响,快速整合军队,形成强悍的战力。

  解决了干部问题,接下来就是作战任务了。

  尉缭道:“据探马报,十万楚军,正离开大营,向我军攻来。”

  “奉大王的将令,我们的五万新军,正在李巴将军的带领下,前去应敌。”

  “我军的任务是,在配合新军反击楚军的同时,按照原定计划,守护好甬道。”

  随即,尉缭抽出一支令箭:

  “裨将军始成听令。”

  “末将在。”

  “命你即刻带一万步军,赶赴黄河岸边码头大营,接替那里的指挥,守住大营,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始成接令,带着数员闾官和将尉领军去了。

  尉缭又派出一万人的步军,前往甬道,加强那里的守护。

  随后,留下一万步军守营,其余将士,随尉缭整装出营,迎击项羽军。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