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阖门自守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也要理解,不理解创造条件也要理解。

  有一件事,或许是因为年事已高的缘故,李靖忘了去办,其他总管、将领,要么是真的没想起来,要么是体谅大总管而忘了说。

  这一次的行动,说成功,那自然是极其成功的;

  说不成功,那也是没有除恶务尽、斩草除根。

  慕容尊王还盘踞在鄯善、且末之地,只收取过往行商的“过路费”,就能过得很滋润,只是再无力东顾。

  然后,吐谷浑事实上割裂成东西二部,只要慕容顺脑子没烧糊涂,就不敢对李大亮的基地有任何意见。

  要班师回朝了,身为西海道大总管,例行公事,李靖也要对各道点评一番。

  在这方面,李靖一向比较公正,就是偶尔毒舌一下。

  对李道宗,李靖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且李道宗在大唐的资历比他深、爵位比他高,故而不予置评;

  侯君集,李靖的评价是比较大胆,能吃苦,兵法基本吃透了,但是需要再慎重一点;

  李大亮,有勇有谋,可独当一面;

  执思失力、阿史那思摩,骑兵的打法的优势,可以再深挖;

  李道彦,中规中矩;

  契苾何力,太拼了,如果下次还要那么干,记得在身上多加一副皮甲;

  薛氏兄弟,勇猛有力,就是薛万彻战斗前尽量动一动脑筋,不要只逞匹夫之勇;

  萨孤吴仁,依旧勇如当年,摸爬滚打从不逊色于人。

  唯一批评的,是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盐泽军误期一天,此战并未有亮点,宜自省。

  军中误期,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如果大而化之,可以参照当年陈胜、吴广为什么会造反。

  所以,李靖只是批评两句,委实是法外开恩了。

  大胜归朝,大家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喜悦,震撼人心的消息轰得人头皮发麻。

  利州刺史高甑生,伙同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诬告李靖谋反。

  所有武将停下了庆功的酒樽,忐忑不安地等着消息。

  这是……鸟尽弓藏了么?

  从高甑生告状开始,李靖便脱下冠带,换了一身麻衣布履,自个儿到大理寺狱外静候,连家都不回。

  太极殿上,连平日最喧闹的程知节都一言不发,大唐朝廷似乎没有武将的存在。

  李世民下诏,刑部尚书李道宗与台院侍御史马周,加上大理寺卿,三司会审此案。

  根本不用动刑,因为高甑生与唐奉义对李靖的情况完全不熟,张嘴说出来的全是臆想之词,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李道宗因为有同征吐谷浑之谊,在案件审理中几乎没有开口,只是作为见证。

  主审马周言辞犀利地揭穿高甑生与唐奉义的鬼话,让二人辩无可辩,只能俯首认罪,承认是因为高甑生不忿李靖的批评,蓄意诬告。

  李道宗惊讶地看了眼马周,这个最近颇得陛下青睐的侍御史,竟然判决如此公正,这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