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五章 负心郎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奴矫诏了。”

  张阿难低头回话。

  虽然这是口谕,可对张阿难而言,它就是诏。

  李世民的眉头皱成了“川”字。

  从隋文帝仁寿年间成为宦者,能一直屹立至今,还手握兵权,拜将军、封汶江县侯,成为宦者中的传奇,张阿难除了一身难得的武略,谨慎更是远超常人。

  这样的人,除非是到不得已,否则断不会矫诏,哪怕只是口谕。

  “出什么事了?”

  李世民的声音里蕴藏着将要喷薄而出的怒气。

  “老奴到雍州衙门时,大理寺认定,雍州治中安稳之死,并非自尽,而是谋害,派捕班衙役抓捕了嫌犯——雍州司法参军嵇赤业。”

  李世民大惑不解:“司法参军杀人?这真够讽刺的。可是,这不影响你向别驾伏雄转达朕的意思吧?”

  “但是,嵇赤业情急之下,咬出伏雄事先对换粮一案是知情的。大理寺衙役将伏雄请去问话,老奴这话也没法传了。”

  其实,张阿难略微阻上一阻,伏雄还是可能被留下。

  毕竟,只是知情,不是同谋。

  但是,当年张阿难是怎么进宫的?

  还不是因为贪官污吏横行,导致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净身么?

  所以为什么要帮伏雄?

  普通百姓对这些贪官污吏的痛恨,还要略低于宦者,毕竟他们才是有“切身之痛”。

  那些得到权势好处而变质的宦者,则又是另一说了。

  “老奴眼见雍州已经使唤不动了,本想回宫复命,又想着陛下心怜子民,于是矫诏去了宣阳坊万年县衙、长寿坊长安县衙,令他们务必控制石炭价格,否则就辞官别做了。老奴胡来,请陛下降罪。”

  李世民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你做得很好,不拘泥于规矩,救民如救火。可恨这雍州,竟然从上烂到了下!召房乔、魏徵、温彦博、高俭、王珪、段纶诸人入两仪殿议事!”

  万幸,在雍州之下还有长安县、万年县撑着。

  ……

  寒风中,万年县东市、长安县西市,两名县令带着两名县丞、十二名县尉,坐镇东西市,等待石炭商贾开门卖炭。

  面对不许涨一文的禁令,石炭商贾采取了消极对抗的法子。

  关门,不卖了。

  午时,风越发吹得冷了,等待卖炭的百姓排成了长龙,不时有人嘀咕没有石炭,日子要怎么过。

  但县令坐镇在前,就有一丝希望。

  午时三刻,长安县令嘴角扬起一丝狞笑,手臂一挥,上百的弓马手、衙役、白役如狼似虎地踹开西市店铺大门,将一筐筐石炭搬出,所有敢阻拦的回手就是一铁尺。

  再多话,信不信拷你去县衙问罪?

  “三斤一文,童叟无欺!”民曹的吏员在司户的带领下吆喝。

  “官爷,卖不得呀!这价钱,我们要亏血本的呀!”掌柜在一旁伏地大哭。

  县令眼里,一丝涟漪不泛。

  本官之前的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