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一章 集结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子监生也分三六九等,书学其实是最没有前途。

  唐自武德年间就开设了科举,秀才、明经、俊士、进士科明显对口四门学、国子学、太学,明法科对口律学,明算科对口算学,明字科对口书学,真个是学以致用。

  四门学基本不屑于参与国子监的任何比较。

  国子学、太学好歹能以从九品下为台阶,慢慢磨砺、提升;

  律学能从司法入手,流外官转入品也不是空中楼阁;

  算学吧,虽然可以鄙视他们,但人家可以走司户这一条路线,就是入不了流,依旧可以吃得脑满肠肥的;

  唯独书学,就是刀笔吏的命,能入品的凤毛麟角。

  说的,可就是科举之后的前程。

  所以,随柴令武辛苦奔波、远赴边荒,能捞到一个从九品下的官身,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侯德夫是唯一的例外,他是真心实意向柴令武求学的,区区官身,根本没看在眼里。

  只凭着荫官,侯德夫从九品下的官身就稳稳当当的。

  当然,绝大多数人还是故土难离,选择了继续在书学混日子,然后考明字科,继续按部就班的生活。

  前途与艰辛、甚至是危险挂钩时,多数人还是会选择退缩,这就是人性,没必要苛责谁。

  侯君集为此专门跑了一趟柴家庄,甚为罕见地送出一块虎皮,拉着柴令武,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通,大意归纳起来就一句话:请柴令武尽力关照好侯德夫,不要让他有性命之忧。

  侯君集的人品一言难尽,唯独这爱子之心,当真是情真意切。

  能与柴令武搭上话的监生耶娘,都尽管托关系送点小心意、捎带两句话,内容与侯君集大同小异。

  自家娃儿的前程是想要的,安全也希望能有保障。

  鱼与熊掌,谁不希望兼得呢?

  殿中省少监窦德玄四下托关系,找到了老好人宗正寺卿窦诞,襄阳长公主的驸马都尉。

  “好歹是自家子侄,你不能甩手不管啊!”

  窦诞叹了声气:“你说你家窦怀贞不是没事找事吗?人家柴令武,是个没事还要搅三分的货色,招惹他……嘿,你又不是不知道,太原王家付出了多大代价才平的事,襄阳公主对这个外甥护着呢。”

  窦德玄苦着脸道:“谁说不是呢?可谁让我只有两个儿子?人丁不旺啊!要是有七八个,就当他死了也行。看在同一个祖宗的份上,你好歹替我求求情,即便要拉窦怀贞去唐兴县,也别往死里下手。”

  窦诞松了口气:“既是如此,我便跑一趟。这点薄面,柴令武应该会给的。”

  柴令武听完窦诞的话,忍不住笑了。

  这个窦德玄,挺有意思的,他是怕自己将窦怀贞送去平乱,或者春天种下一个窦怀贞、秋天长出无数个窦怀贞?

  “二姨父的颜面怎么都得给,苦头会让窦怀贞吃一点,不会要了他的性命。不过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