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三章 兴教化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大小小三四十号娃儿、妹娃子,在汤丹冶炼作坊一间安静的库房,小手洗得白白净净,认认真真地翻阅散发着墨香味的启蒙书籍《三字经》。

  安氏捯饬得于整洁无比,鬓发别着木钗,纹丝不乱,一身粗麻衣裳硬让她穿出诰命夫人的风范,行止显得极为优雅,不俗不媚,真难让人相信这是落难之躯。

  配上那庄严的面容,隐隐有出尘之意。

  或许,留恋红尘,只是为了眷顾安薪这个尚未有能力独自生存的巨婴。

  之前的落难,只是明珠蒙尘而已。

  “从现在起,你们要称呼我安夫子,称他为安助教。你们手里的书,是明府亲自编写的《三字经》,适合你们启蒙,要爱惜。”

  “来,我们翻开《三字经》第一页,随我一起念:人之初,性本善……”

  县学博士仇洱细细听了一遍安氏的授课,确认其有资格占用县学助教的名额。

  上县官吏名额中,县学吏员的博士有一个名额,助教有一个名额,享受县衙补贴的学生四十人。

  (《旧唐书·职官三》上县官吏配置。)

  然而,因为唐兴县的特殊条件,助教一位是空缺的,学生也只招募了二十六名,很让人有挫败感,在与其他县的博士交流时都羞于启齿。

  仇洱不介意将空缺助教之位交出去,也不介意安氏女流的身份,却极在意安氏能不能胜任。

  女流之辈出任官吏,这真不是武则天的功劳,而是平阳昭公主的影响。

  娘子军在开国时的影响颇为深远,除了召集一些落草为寇的军士,娘子军里不乏健妇,亦有不少家学渊博的婆姨。

  大唐总不能刚立国,就把功臣推回家去相夫教子吧?

  当然,不管怎么说,大唐还是以男性为主,那些婆姨得授的基本是些佐官,而且史官还尽力削弱其影响。

  大唐女性的地位高于历朝历代,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仇洱眼里,男女皆可为先生,这不矛盾。

  但前提是得有真才实学,不能误人子弟。

  安氏良好的家教,确实可以担任助教一职。

  “虽未能惊才绝艳,却也中规中矩。倒是这开蒙书籍,却是哪位大贤之作?”仇洱悠然向往。“三字一句,朗朗上口,细思每一句皆通俗、易记,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也!得见此大才,此生无憾!”

  柴令武笑而不语。

  仇洱骤然醒悟:“这,这不会是明府所著吧?”

  情不自禁地,仇洱跨入学堂,道一声失礼,拿起一本《三字经》端详。

  微微泛黄的纸张,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明显有明府风格的馆阁体,封面上显眼的“柴令武著”四个大字,让仇洱的手在颤抖。

  放下《三字经》,仇洱出了学堂,对着柴令武叉手,神情颇为激动:“仇洱代天下稚子,谢过明府开蒙之德!有此良书,县学岂愁不能招够学生?”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