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秦岭楼观_穿越人世间的少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魏,盛于隋唐,至元并于全真。最早的时候,是一个名叫梁堪的道士,带徒弟王嘉隐居在终南山修道。

  王嘉后传孙彻,孙彻传马俭,马俭传尹通,再传尹法兴、牛文侯等人。牛文侯传王道义,绵延直至隋唐,到元代并入全真道。

  尽管几经兴衰,但明面上的宫宇,从来不是道门所看重的,楼观道真正的道统传承都在当年文始真人结草为楼,观星望气的地方。

  秘库在那里的山腹之中,通道已经被封,化为了山体的一部分,这也是秘库能够最终保留下来的原因。这些是难不住文昊的,他甚至不用重开通道,就可以直接收取。

  楼观道尊尹喜为祖师,崇奉的经典为《道德经》、《西升经》、《妙真经》。

  秘库里,文昊还发现了《太上素灵洞玄大有妙经》《太上隐书》《灵书紫文》《太玄经》,就连上清派的《大洞真经》、《黄庭内景经》都有。

  楼观道虽然尊奉《道德经》,但主修却是《文始真经》。《文始真经》算是文始真人一身道行之显化,《太阳金真九炼法》便是其中有着核心地位。

  九炼法共计九室存思,分别是无邪思、正身思、致正思,大正思,极正思,深正思,正真思,洞玄思,大洞思。九思大成,与太阳合形,同臻于道,可谓阳神,境界等同于即将羽化飞升的仙人。

  文昊自己也是有很多道藏库藏的,结合起来,对于楼观道,文昊发现,他有三个特点。

  一个就是他尊奉老子,崇尚道德真经,但却不重视诸神,不重视科仪造作,只注重道史和养生术。

  再一个就是他重视自我身心清修,崇尚理出自然。因为地近长安,深受周、秦、汉等朝代文化传统的影响,重心悟而轻慧解,重体验而轻名言,贵笃行而轻玄谈。

  三一个就是文昊最认同的,他强调济世度人之行,重视宗教的社会功能,以药物为人治病,以财物救人之急。

  乱世道君背剑救苍生,盛世归山了道真,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为此,他是与佛教相抗衡的主力军,道佛大战的急先锋。老子化胡说,更被佛教视为肉中刺,眼中钉。

  楼观道最终衰弱,和道佛大战时期,大批高手死于战火有重要关系,虽然此处疑点重重。文昊估计他们怕是被人给阴了,否则道法精微,实力强悍的楼观道,哪里会输的那么惨。

  堂堂主流教派就算不如正一,全真那样执掌牛耳,也可以同盛极而衰的上清派一样,割据一省自主,哪里用得着和全真合并。

  秦岭之行,文昊用了十多天。三月初,当他回到双水村,看到站在孙家门口的郑娟时,心里暗叫“糟糕”,这次他不死怕也会脱一层皮了!

  当然,当着梁立雪的面,他是不会露怯的。

  “娟儿,你怎么突然来到这里了,想死我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