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2章 祖宗_合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未放过外任,他携妻儿定居京师,此后开枝散叶,扎根京畿,张家逐渐成为了朝廷中流砥柱。

  简而言之,张家发源于江陵,这是可考的,他们的祖宗,都应该埋葬在江陵祖籍。葬在京畿的,只有张昀的父母双亲,因为昔年过世时正逢朝廷动荡,而不便扶灵南下,所以就在京郊选了福地落土为安。

  但!是!即使是张昀的父母,也绝不可能用到一个“薨”字!

  “你可是看错了?”苏婼两世都在张家走动,从未听说过张家还有个出身皇室的祖宗!

  “姑娘忘了?在下一手鉴字的手法也还算过得去,又怎么会连这都看不清楚呢?即便眼拙,也不至于在这等事上模棱两可地来知会姑娘。实不相瞒,最近不是首辅之争闹得动静挺大么,在下确实也想借借张阁老的东风起一起势,可又生怕七不懂八不懂,无意之间弄巧成拙。倘若张家祖上还与皇室有渊源,在下日后行事,不是得注意些么?至少得了姑娘确认,心里也有个底。”

  苏婼可给弄迷糊了。“我从未听说过这层。那画像是什么模样?”

  “是位年轻的妇人,并非祠堂里所供的那样的画像,而是一副赏花图。确切的说是那位贵妇的侧背影,可以看到大半的背影,和三分的侧容。说句冒犯之语,那贵妇人穿着奢华,身段窈窕,虽然眼尾勾上了几笔浅纹,但仍然能看出来姿容极佳。”

  果然男女的关注点永远不同。苏婼道:“我说的是,那画像上没有什么标志么?可以判定身份,或者名字的?”

  “那没有。”吕凌摇头。但下一秒他又哦了一声:“她腰上挎着把剑!”

  剑?

  挎着剑赏花?

  苏婼紧接着:“是挂在什么样的院子?”

  吕凌一边回忆一面道:“就是从他们家东跨院的疏月斋左首宝瓶门进内,沿长廊直过两道院落,再往西拐,去往玉槛轩中途的一座小院儿,那院子没挂匾,也不在路边,那日是正逢下起了毛毛雨,煜公子为了借树荫避雨才引我走的那一头。

  “那路上全是青苔深木,看起来平日也极少人走。院子也旧,门窗倒是有八九分新,只那廊下石阶缝里早被苔藓挤得看不出缝来,石头上也有屋檐水日久滴成的窝儿。”

  苏婼眉头更深了两分。她对张家虽不说了如指掌,张家各个主子分住在何处,某处又是做什么的,大致都有印象。吕凌说的十分清楚,她也很快就分辨出他指的那处地方,那里是背靠张家祠堂的一片地方,听说早年在张昀的祖父手上时,张家人丁特别兴旺,进京来投奔的族人也多,那一片几个院子都是分给进京的子弟住的。后来子弟们有了成就后搬出府去,渐渐就空下来,所以确实是多年不曾有人居住。苏婼作为客人,再熟络自然也不会无故闯去那样的地方。

  原来那里竟还挂着有张家祖先的画像吗?

  她又问:“你确定是张家的祖先?不是别家的?”

  吕凌嗐了一声,无比自信地摇起了扇子:“那可是张阁老亲笔提的字,经我鉴定过的还能有错?”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