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祖国的心脏_重生后,带着亿万物资重回六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找了一辆大卡车来,把文文想要带走的东西都带到京都里去。

  他这一次把老婆想带走的东西全部都带走,这样老婆以后就留在他身边,不会想念家里啦。

  王翠莲舍不得家里的六十亩地,坚持要留在家里。

  但是考虑到王翠莲的年纪,文文这么可能会放心让王翠莲一个人留在家里?

  从她上大学开始,就是走到哪里就把王翠莲带到哪里,王翠莲一个人在老家,万一被欺负了怎么办?

  于是,文文就开始做王翠莲的思想工作。

  好说歹说,王翠莲终于同意了,前提是把这六十亩地都交给大舅家来打理,等到该收获的时候叫大舅家收了,这样不糟蹋粮食。

  就这样,王翠莲才同意和文文走了。

  一辆大卡车,拉着各种家具和包裹;还有一辆小车,里面坐着文文容瑾一家几口。

  时隔多年之后,这辆卡车又从张家庄出发,向京都出发。

  ……

  再说回张家庄。

  张家庄这一头,文文算是开了承包土地的先例。

  原先村民们都觉得不可行,大队长张国富也不看好文文这种承包土地的模式。

  但是在文文尝试过后,张家庄的人发现原来种地还可以用这种模式!

  于是,由张国富带头,从大队内部开始推行改革,愿意承包土地的农民可以自己承包土地,前提是要分一定比例的粮食上交给大队。

  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农民自己种地的积极性,又能增加公家收入,一举两得事情,为什么不试试呢?

  这个政策一出来,村民们种地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

  王翠莲家里已经给张家庄的农民们做好了示范,证明承包土地是可行的,不用一起去吃大锅饭,于是,手头有点闲余工分的家庭纷纷考虑承包土地。

  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庭就承包个两三亩地,条件不好的家庭就承包个五六分地,就这样,相当多的家庭都拿到了自己的土地。

  事实上,1981年才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土地承包制度,早两年已经在张家庄提前推行了,原因就是有王翠莲的家庭给张家庄带头做了成功的典范,这也带动了张家庄的经济比其他隔壁村庄都率先一步发展起来了。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不再赘述。

  大卡车和小轿车一路颠簸,凌晨进了京。

  现在这个时间,整个京都都静悄悄的,仍旧沉浸在早晨的迷蒙中。

  儿子则在自己旁边睡的晕晕乎乎的,路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文文就赶紧拉着儿子起来看。

  “快看,天安门广场!”文文指着窗外的庄严隆重的天安门广场给儿子。

  儿子迷迷糊糊的揉着眼睛,看了一眼窗外,又看着文文,奶糊糊的咕哝道:“妈妈,我们到了祖国的心脏了吗?”

  文文的心情难以掩饰的激动,毕竟这里是她生活过几年的地方,算是她的第二个家乡了。

  “到了呀,我们到了祖国的心脏了。你看,这就是京都,是我们以后生活的地方。”文文指着窗外,笑着对儿子说道。

  直到此刻,小土豆的睡意似乎才完全消散了,他伸出小手,趴在窗户上,睁着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着窗外。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