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3 希望之路_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有甚者,一些百姓吃着自己有生以来从未吃过的饭菜。竟然哭了,或者直接跪在国防军官兵面前。给国防军磕头….

  在王有田眼里,国防军没有忘记自己承诺。除了在船上很难吃到蔬菜,再加上晕船,让自己和家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就好像病了一样。整个前往东北的其他过程,就好像过年一般,让王有田和家人感到一丝从未有过的温暖……

  长达半个月的长江以及海上航行终于要到站了。脸色苍白的王有田和甲板上的其他人一样,看着面前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的码头,都开始不顾一切挥舞自己拳头拼命欢呼起来。

  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响起。分散在甲板各处的高音喇叭,再次响起伴随大家长达半个月的声音:“同胞们,我们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到了。眼前这座码头是我国防军将士刚刚从苏联人手里收回来的远东最大不冻港,海参崴港口。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正式踏入远东,成为我国防军治下的一名百姓了…..”

  “我要求大家,按照自己编号,在相应队长的带领下,依次下船…..下船以后。会有联合政府移民办的专门人员前来迎接大家,带领大家赶往临时住处,休息两天时间,然后依靠我们双腿。继续向最终目标贝加尔湖前进….”

  王有田带着满脸期望,走出船舱的时候,一股刺骨寒风和冷意。迅速向他们袭来。虽然每个人身上都穿着厚厚棉衣,但是。这厚厚的棉衣,仍然无法阻挡不断向自己袭来的低温。

  守在码头进行迎接的移民办官员似乎知道大家心中所想。对着面前不断进行搓手的移民吼道:“大家加快速度。马上下船。我们在临时住处给你大家每人都准备了一件棉衣。只要大家赶到临时住处,就会有人给你们发棉衣和吃的…..”

  二十万移民全部进入海参崴后,为了适应接下来的徒步迁徙,在移民办组织下进行重新分队。十人为一个小组,分配一顶帐篷,一辆载重两千斤的马车。

  和王有田分在一起的不偏不巧,同样是一户来自于四川的四口之家。因为王有田是几个青壮中年龄最大的,毫无意外的被任命为十人小组临时组长。

  在海参外敌经过两天的休整后,王有田所在的十人小组,带着移民办刚刚下发的一千斤粮食,一百斤冷冻肉,数条毛毯,做饭用的铁锅等必要生活用品,在国防军一个主力师的带领下,沿着已经彻底中断的铁路线,开始向此次移民的终点贝加尔湖一带迁移。

  白雪皑皑的远东大地上,二十万移民,一万五千国防军将士,整整两万辆马上,数千辆装满各种物资和燃料的汽车,就好像一条黑色的游龙,浩浩荡荡向贝加尔湖开去。

  寒冷的环境下,一个人要想保持体力,对肉类的摄入量必须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