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野生动物狩猎证(求订阅)_德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卓山还想说什么,辛笛在旁边小声提示:“卓教授,您现在是自己人了。”

  卓山恍然大悟,笑得有点尴尬:“抱歉抱歉,我这段时间做实验太入迷,还以为我在化工大呢。当然了,杨总您说了算!”

  现在他已经是植化所的员工了,之前借鉴了一部分辛笛研究的资料,而且杨顺提供了大量原材料,经费也是他出的,卓教授的发明属于职务创新,所有权归杨顺所有。

  所以发不发表论文,当然是老板说的算了,杨顺故意不申请这个专利,就是想看看,哪个不睁眼的家伙还敢冲进来和他抢市场,他手里还捏着变异蟾蜍这个大杀器,神来杀神,佛来杀佛。

  “您过几天整理完项目资料后,就去兽药厂做技术指导,给陈厂长当副手,汪总会拿出一份新合同,保证您的利益。”

  杨顺安排的妥妥当当,卓山没有半点不满意,有钱有奖金,还有未来持续的分红保障,比他在化工大学苦哈哈地熬资历,低声下气当孙子跑项目,待遇要强得多。

  蟾酥B部分能化学合成了,工厂运转起来肯定没问题,随时可以大批量供应市场。

  但A部分仍然做不到化学合成,先人化学家们不知有多少人前仆后继做过几十年研究,都失败了,那几种蟾蜍毒素类的物质还是只能从毒液中获得,卓山也失败过上百次,暂时搁置。

  过了几天,就在杨顺和卓山检查兽药工厂时,红枫林业局派来一个姓陈的副局长,带着中京林业局的上级领导,一起来到厂里。

  “小杨,这件事,只能请你出手相救了。”

  陈副局长也不管熟不熟,握着杨顺的手不肯放,非要他答应下来。

  听完解释,杨顺哭笑不得。

  原来雷家造的孽还没有完全结束,他刚开始悬赏时,一部分最先闹事的养殖户确实拿到赔偿金了,但更多的农民要么是不清楚,要么还没意识到危机,要么还抱着一丝幻想,想喂几个月,等蟾蜍长大,赚一笔再说。

  谁知等了几个月,现在已经是6月份了,一大批蟾蜍成长起来,国内蟾酥和蟾衣价格一天天看着下跌,养殖户们血亏,连成本都没捞回来。

  大部分农民们都傻了眼,每家每户家少的养殖几百只,多的几千上万只,这些蟾蜍怎么办?

  “蟾蜍是我国三级野生保护动物,有重要科研价值,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益。现在保守估计,国内突然增多七千到八千万只蟾蜍,养殖户们抗议的声音很大,全国各地林业部门都很头疼怎么处理。”

  当地政府很为难,不能老百姓自己做生意亏钱,让政府买单吧?

  农民养殖户更为难,扔了吧,成本都没捞回来,投资了几万块打水漂,心疼。

  继续喂吧,没经济价值,农民肯定不愿意做亏本的事,后悔不迭,还不如去工地打工呢,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