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4章 印刷术后续_我,刘辩,三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124章印刷术后续

  “殿下,此雕版印刷,采用的是太学石经?”

  刘辩点了点头:“印刷经典,自然要用正经。”

  早年间东观的经典藏书因有损坏,字迹难辨,便有人借着职务的便利或是花钱贿赂,在修复经典时夹带有利于自家学说的私货。

  熹平四年,灵帝接受蔡邕等人的建议,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前,镌刻四十六碑,包括五经与《论语》在内,共计二十余万字。

  百分百的官方正版。

  当时,卢植也曾参与其中。

  不过,因为文武双全,半道上又被任命去做别的事了。

  不一会儿,刘辩递给了卢植一个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线装本。

  此时纸书乃是效仿竹简的用法,通常采用卷轴的形式,到了隋唐以后,才产生分页折叠的装订形式,如今刘辩要编书,自然要一步到位。

  卢植一看,封面上便有两个大大的隶书,曰《论语》,边上还有两个小字,曰西园。

  《论语》虽不在五经之内,却是基础。如果不是觉得有些违和,刘辩都想印一个皇家书局出版了。

  卢植翻开一看,上面虽因技术尚不纯熟的缘故在某些字上有墨点污秽文字,而且字也过于大了,此本也非《论语》全本。

  可即便有这么多缺点,但卢植依然越看越喜欢,根本不舍得将此本离手。

  他虽早已达到了不追求物质上享受的境界,却也做不到无欲无求。

  刘辩道:“这本《论语》是第一批成书的,其中能看的也就数本,此乃是我特意为卢师准备的,用以留念。”

  “多谢殿下。”卢植满意地微微颔首,他打定主意,今晚别的不说,先去找蔡邕和郑玄炫耀一番。

  其实刘辩原本第一本想印《孝经》的,《孝经》的字数比论语少多了,而且还能表达孝心……

  后来想了想,可以,但没必要。

  他已经过了要用《孝经》展示孝心的阶段了,这才换成了《论语》,到现在论语的全部雕版还没制作完呢!

  紧接着他又带着卢植参观了印刷的过程,与官印印在纸上不同,雕版印刷是将纸放在雕版之上,用软刷在纸背面刷过,其中的速度力度都需把握。

  卢植道:“乍一看似是不难,但只要细想,这其中的巧思……而且将书编修成册,比起书卷来,更方便读书……殿下聪慧如此,实乃国之大幸啊!”

  在刘辩的印象中,卢植当面夸他的次数屈指可数,面对此次称赞,他没有敬谢不敏,而是脸不红心不跳地坦然受之。

  “左伯纸本就贵,此印刷术一出,只怕雒阳的纸又要更贵了!”卢植感慨说。

  “是啊,唯有造价更低的纸,才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