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精兵策略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赢高问道:“目今,铁矿分布情况如何?”

  资政李斯奏道:“关中地区,铁矿一向贫乏,这也是我大秦士卒,为何一直使用青铜兵器的主要原因。”

  “六国中,以赵之邯郸、韩之宜阳两地的铁矿和冶炼最为发达。天下强弓、劲弩、利剑皆出于韩,即是指此。”

  “自关外诸侯之乱,邯郸被赵歇占据,宜阳被张良辅佐的韩成占领,赵、韩两地的铁原料,已难以运到关内,造成我军铁料短缺。”

  王贲也道:“依现有的原料储备,目今,仅够打造千余铁骑的铠甲,其余只能用青铜代替。”

  “但大王所命打造的环首弯刀,却用不得青铜,论锋利和韧性,还是铁刃更好。”

  “以老臣之见,眼下可用现有铁料,多打造环首弯刀和马镫。这两个装备用料少,优先装备骑兵部队,提高战力。”

  弯刀和马镫,是赢高带给秦军的一份小礼物。

  据史载,环首弯刀和马镫,还是一百多年后的产物。

  尤其弯刀,是近战格斗的利器。

  骑兵使用时,可借助战马的速度,劈、砍、刺、削、割灵活,而且不容易受到大的阻力脱手。

  即使地面步卒近战,因其刀身平直,刀锋较长,能砍能刺,胜过宝剑太多。

  由环首弯刀,替换秦军的阔刃剑,步战近战能力将大大提高。

  而此时各国的骑兵,由于装备缺乏,作战能力大打折扣,尚属于从属军种。

  在此之前,车兵是军中的核心主力。

  一个诸侯国,拥有战车数量的多少,往往被用作衡量其军力强弱的主要标准。

  其中的军事强国,常以“车千乘,带甲百万”,来形容国力的强大和战力的凶悍。

  但车兵最大的弱点是,即浪费马匹又需要战车。

  四匹马驾车,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驭手,左边一人施射,右边一人持戈戟格斗,而且只适于平原旷野地带,局限性很大。

  随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赵边骑改革后,骑兵由于其机动性好,冲击力强,渐渐开始在各国兴起。

  但由于此时没有马镫,骑马就变成了一个技术活,甚至是一桩苦差事。

  当马飞奔或腾跃时,骑手坐在马鞍上,两脚悬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撑,只好双腿夹紧马身。

  此时,必须夹紧,再夹紧,否则……

  同时,还要用手紧紧地抓住马鬃和缰绳,才能防止从马上摔下来,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有一副马镫,骑士就可以靠双脚控制平衡,使人与胯下马连接为一体了。

  从此,很多男人才喜欢上了骑马。

  骑士解放了双手,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

  也可以在马背上左右大幅度摆动,冲、刺、劈、击,任意自如。

  仅此而已。

  此时,关外诸侯军的主体,还是带甲持戟的步兵,仅项羽和刘邦的楚军,装备了骑兵。

  针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